中国农工民主党(简称农工党),成立于1930年8月,曾几经更名。主要创始人有邓演达、黄琪翔、章伯钧、彭泽民等。该党最早是著名国民党左派领导人邓演达于1930年8月9日在上海组织成立的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提出了反帝反封建反蒋的纲领《我们的政治主张》。1931年11月邓演达被蒋介石杀害以后,该党继续进行倒蒋抗日的斗争。135年,该党率先响应中共关“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八一宣言》。是年11月,该党更名为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提出团结全国,进行土地革命、联俄联共、对日作战的纲领,推选黄琪翔为总书记。会后,该党与中共密切合作,为推动抗日而努力。1941年参与发起组织中国民主政团同盟,其主要领导人担任民盟的重要领导职务。1947年2月,更名为中国农工民主党,章伯钧为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彭泽民为中央监察委员会主席。1948年5月,农工党通电响应中共“五一”号召。1949年1月,宣布愿在中共领导之下,将革命进行到。同年9月,农工党作为党派单位派代表参加了一届政协全体会议,参与了新中国的筹建工作,其主要领导人章伯钧任中央人民政府交通部长。 建国后,该党以《共同纲领》作为自己的政治纲领,制定了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治路线,副食全体党员和所联系的知识分子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坚持贯彻执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贡献。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以来,该党贯彻执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认真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职责,对国家经济文化建设和医药卫生事业的改革和振兴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协助中共和政府贯彻落实知识分子政策,深入贫困地区为当地的经济开发出谋献策,开展咨询服务,兴办业余教育,组织智力支边等,为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农工党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政治任务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基本路线、基本方针,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学习贯彻中共十五大精神,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牢牢把握大局、再接再厉、同心同德,在跨世纪的新征途上,发扬优良传统,以政治交接为主线,全面推进党的工作,为贯彻落实中共十五大提出的战略目标和各项任务作出新贡献。目前,除香港、台湾、西藏外,农工党在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了地方组织,现有成员6.5万余人。该党发展成员以医药卫生界中高级知识分子为主,以大中城市为主,以有一定代表性的人士为主。农工党的历任领导人和主席是邓演达、黄琪翔、章伯钧、彭泽民、季方、周谷城、卢嘉锡,现任主席蒋正华。

   农工党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总支是中国农工民主党的一个基层组织,始建于20世纪50年代中南财经学院和中南政法学院时期,至今已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这一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划分为下列几个阶段:(1)中南财经学院和中南政法学院时期(1953~1958年);(2)湖北大学及湖北财经专科学校时期(1958~1978年);(3)湖北财经学院时期 (1978年~1985年);(4)中南财经大学和中南政法学院时期(1985~2000年);(5)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时期(2000年~)。


主  委:尤明青


副主委:何雄、陈虹、代高洁、傅翔


委  员:高四、李艳华、黄任众、余世平、徐敏、钱东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