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湖北省政协常委、武汉市政府参事学刘冬姣教授
刘冬姣:女,汉族,1963年10月出生,湖北省黄冈县人,无党派代表人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金融学院副院长,中国保险学会常务理事,全国保险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湖北省第十、十一届政协常委、湖北省监察厅特约监察员,武汉市第十届政协委员、十一届政协常委,武汉市政府参事。
刘冬姣同志长期坚持教学第一线,承担本科课堂《保险学》、《保险专题》、《保险实训》的教学任务,在教学中善于理论联系实际,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每学期教学评估名列前茅。2003年参加中央统战部无党派代表人士考察团赴江苏考察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执笔撰写的考察报告受到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2003年12月当选湖北省第九届妇女代表大会代表和执委。现任湖北省知联会理事、亚太风险与保险研究会会员、全国高协教材研究与编写委员会委员、湖北省保险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保险学会理事等职。主编“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人身保险》,参与保险教学研究改革、承担保险教改项目、发表教研成果:《人身保险》由中国金融出版社2010年出版。主持的教学研究项目有湖北省教委教学研究项目“产学研结合条件下保险专业教学改革研究”(已结题);论文《保险业与教育界合作——高校保险学科发展的思考》,发表在《金融与投资论丛2007年》。刘冬姣同志是保险学科带头人,主讲的《保险学》课程是湖北省精品课程。被湖北省高校工作委员会、湖北省教育委员会、中国教育工会湖北省委员会授予“高校先进女职工”的荣誉称号,2005年获得湖北省“优秀研究生导师”称号,2006年获学校“优秀教师”、“师德标兵”称号。
刘冬姣同志积极开展科研工作,在国内保险理论界有较高的知名度。近年来主要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保险中介人市场行为研究》、中国保监会“十一五”规划重点研究课题《保险中介市场发展研究》,中国保监会课题《全民风险与保险意识――现状与对策》等多项研究课题;中国保险学会课题《保险文化的分层建设与整合发展研究》;参加亚大风险保险学会年会,撰写的论文《Life Insurance Challenged by the Stady of Human Gene》在大会上宣读,并被特许金融分析师协会的学术刊物《INSURANCE CHRONICLE》刊载;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主编出版著作、教材,其中多项成果获奖:2011年6月《关于在'1+8'城市圈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的建议》获得湖北省政府授予的“湖北发展研究奖”三等奖;2007年《论我国团体保险的社会管理功能》一文,获湖北省第五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保险业与资本市场》一书,于获湖北省第五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刘冬姣作为省政协常委、市政府参事,关注湖北社会发展的热点问题,运用专业知识,通过参加省委、市委的双月座谈会、报送提案等方式参政议政,建言献策,服务湖北省社会经济建设,获得省市政府和管理部门的认可。2012年7月,被政协湖北省委员会评为“湖北省优秀政协委员”2011年2月,提案:《关于武汉市全面实施科技保险的建议》,被评为政协武汉市委员会“优秀提案”;2011年2月被政协武汉市委员会评为“优秀政协委员”;2011年3月被武汉市政府参事室评为履行职责,参政议政“二等奖”;2008年,提案:《关于在'1+8'城市圈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的建议》被作为重点提案由赵斌副省长亲自督办,相关建议被采纳,被评为政协湖北省委员会“优秀提案”;2007年2月,提案《关于运用公众责任保险,深化和谐武汉建设的建议》被评为政协武汉市委员会十届政协“优秀提案”;
2006年9月16日向中央统战部提交《关于尽快在全国实施企业年金税收优惠政策的建议》;2006年12月15日,中央统战部致函湖北省委统战部“由贵部推荐的党外知识分子信息联络员刘冬姣同志,认真履行联络员职责,密切关注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等领域的重大事件和主要问题,积极建言献策,为党和国家相关领域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
(二)武汉市第十二届、第十三届人大常委赵俊新副教授
赵俊新:男,1960年出生,陕西乾县人,无党派人士,实践教学中心副主任,副教授,武汉市第十届政协委员,武汉市第十二届、第十三届人大代表、常委、内务司法委员会委员。赵俊新同志1979年7月至1983年7月在西北政法学院法律系学习,获法学学士学位,1983年分配至中南政法学院任教至今。期间,1995年至1997年在中南政法学院获硕士学位,1996年担任刑法教研室主任,2000年担任中国监狱学会理事,2003年受聘担任澳门科技大学教授,澳门授课一年。2005年担任湖北省刑法学会副会长至今。近年来先后被武汉市公安局、武汉市中级法院聘为高级专家、专家委员会委员。赵俊新同志个人著作《诈骗犯罪研究》,曾被认为填补刑法学研究空白,作为副主编的《刑法学》至今作为大学教材,在这期间发表学术论文10多篇。2002年当选为武汉市第十届政协委员,期间,提出的保护武汉抗战遗址的提案,受到政府重视,并得到落实。2007年当选为武汉市第十二届人大代表,并在第一次全会中当选为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委员会委员、内务司法委员会委员,2009年提出的大力发展武汉市绿道工程、作为武汉市政府二号案,并得到落实,2012年连任武汉市第十三届人大代表、常务委员会委员、内务司法委员会委员,同年提出的大力发展武汉市养老事业的提案作为政府一号案,并得到落实。2013年9月,关于大力推进武汉市革命老区发展的深度调研中,先后赴蔡甸、新洲等地调研,形成的调研报告及电视问政受到市人大、市政府及老区群众的肯定。
(三)武汉市第九届、第十届政协委员,武汉市政府参事许国新教授
许国新:男,汉族,无党派人士。1945年11月生,湖北省武汉市人。作为无党派代表人士担任武汉市第九届、第十届政协委员,2004年聘任为武汉市政府参事。其他社会兼职有:湖北省政府聘任为国土资源监察专员、武汉市执法监督员、武汉市特约审计员。2002—2005年湖北省政府聘任为省政府行风评议代表、湖北省工商联专家;2004—2009年湖北省人民政府特邀国土资源监察专员。
许国新同志1969年本科毕业于湖北大学(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政治专业。1970年至1972年部队沉湖农场劳动;1972年至1981年武汉市农业学校、武汉一中任教;1981年19月至今相继在湖北财经学院、中南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任教,现为经济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高等教育实践20余年,教学经验丰富,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深受学生好评。主要讲授课程有:《政治经济学》、《资本论》、《人口资源环境学》等。长期从事《资本论》研究和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现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农村经济改革与发展,城市生态经济和中国转轨经济学。科研成果丰厚,公开发表的论文和著作达40余篇,在经济理论界颇有影响。个人专著《时间运用论》,1993年由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1995年荣获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加强政工队伍建设,提高思想政治工作效率”论文获1989年《学术论坛》优秀征文奖。任《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第三卷副主编,该书由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出版,1992年荣获财政部优秀教材奖。
1995年许国新教授作为无党派代表人士开始参政议政活动。1995年参加湖北省高校党外知识分子代表人士研讨班,在研讨班上表现突出,提供论文两篇,并作了大会发言,就我国国有经济问题阐明两个观点:第一,国有经济必须收缩战线,降低比重,提高质量;第二,不规范市场经济是个沼泽地,政府官员要警惕陷入误区。许国新教授的发言得到了有关领导的高度重视很肯定。1996年参加省知识分子联谊会,任联谊会第二届理事会理事。1998年至今连续担任武汉市政协第九届、第十届委员,并担任武汉市政协第九届经济委员会委员;第十届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委员。1998年6月被湖北省政府聘请为特邀国土资源监察专员。以后又陆续被聘为武汉市执法监督员,武汉市特约审计员,湖北省纠风办2002、2003年度民主评议行风代表等,从2004年开始担任武汉市政府参事。多年来,许国新教授为湖北省、武汉市以及我校的建设和发展积极建言献策,业绩突出。参政议政咨询国事,多项建议和意见被采纳,其中有6件上达中央和国务院。
1995—2001年陆续有四篇建言立论文章在中共中央统战部重要内容刊物刊载,该刊主要供中央政治局领导阅览,其收录的文章多经筛选,并被认定具有影响和参考价值。许国新教授被采用的论文是:“要重视科学普及工作,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在西部开发中不能动辄以减税让利为优惠来吸引投资者”、“希望三讲教育成果要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读江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首脑会议上讲话的体会与建议”。
许国新教授积极参加省、市统战部、政协召集的多种会议,视察调研,接受电视采访等。如1996年参加省委统战部湖北精神座谈会,作了《落实湖北精神的初步构想》发言,其发言稿在1996年第2期《统一战线》杂志刊载。2000年参加武汉市审计局座谈会,提出“对中小学乱收费进行审计”的建议。2000年接受武汉市电视台采访,谈“武汉市纺织压锭问题”。2001年2月参加中共湖北省委统战部揭批法轮功座谈会,并发言。2001年1月参加武汉市政协会议九届三次全会,是出场率最高的委员,并作了关于“农民减负与农民增收保护体系”的发言。在会议期间多次参加市委常委、市长听取意见的小型座谈会,并积极发言。2002年在政协武汉市委员会九届五次会议上,他就“中国加入WTO,如何发展武汉经济”提出了很好的建议,该“建议”作为武汉市党外人士建言集锦,被武汉市《长江日报》刊载。他建议:加入WTO政府要完成四个清理,(1)清理政府行为。行为越位的药退位,不到位的要到位,错位的要正位;(2)清理政府权力。把那些本不该由其控制的权力交出来;(3)清理政府机构。经济部门在只能上要从重审批、重管理转向重监督、重服务;(4)清理政府决策。给市场机制留下更大的发挥作用空间。长江日报2002.1.12第2版报道两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议市情、献良策、图发展;楚天都市报2003.1.5第24版;两会报道·关注武汉“两会”,许国新委员的个人提案最多;长江日报2003.1.8第2版两会报道·两会连着百姓家;湖北《统一战线》2002.9 署名文章·政府入世要解决的四个问题;武汉电视台 2003.3.4两会报道·许国新委员谈市政府换届;武汉电视台2003.3.4都市写真·市绿化广场的建设与管理;楚天都市报2004.3.28 专访·墓地为啥这么贵;武汉电视台2004.3.14采访 都市写真·江南两个果品批发市场的竞争专题;楚天都市报2004.8.30 笔谈·完善金融支持体系破解民企融资难;武汉电视台都市写真·蔡甸乡镇领导干部试点年薪制 ;长江日报 2005.1.13第12版 专栏·代表委员如何履行职责 重在参与,贵在质量;武汉电视台2005.5.8播出政协论坛·湖泊保护专题;武汉晨报2005.2.3 A05版专题报道·武汉的流浪乞讨问题;武汉晨报2006.1.8 A04版两会专题报道·水是武汉宜居最重要的砝码;武汉晨报2006.1.10 A04版两会专题报道·武汉想要宜居,还缺啥;长江日报2006.9.20第6版署名文章·我看武汉交通的四大变化;《我看武汉交通的四大变化》(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报刊服务中心网上发表,文号K6207)入编中国地方领导《创新与发展》文选,人民日报出版社;长江日报2006.11.20第1版刊头专家建议黄陂区科学规划以商招商 打造汉口北专业市场集群;2006.12.8 白云彩虹专访·解读人生 ;长江商报 2006.12.18 专访·政协委员如何提建议和提案; 长江商报2007.5.12 C24 专访·“用工荒”可能带来工资普涨;长江商报2008.2.2 A08 专家说法:雪灾暴露城市的现代化管理水平不足;长江商报;2008.8.26 特别报道第3版在汉知名专家学者谈世界眼光·高举火炬的手最容易被灼伤等上百篇专访报道。
许国新教授切合实际、颇有价值的建言献策受到各级政府的充分肯定、重视并采纳。如前述四篇建言立论文章为中央统战部重要内部刊物采用;近几年向武汉市政协提供的个人提案15件,内容涉及宣传、城建、交通、公安、社保、教育、环保、“三农”等方面,均被采纳。例如:关于武汉市政协要对委员出席会打考勤的建议;关于武汉市集体企业土地使用权规划企业的建议等。2002年6月担任湖北纠正行业不正之风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省纠风办”)纠风代表,2002年度行风评议期间,深入社会各个层面广泛进行调查,在省工商局民主评议行风转段动员会上作了一场关于“纠风的宗旨是立为人民服务的行风”的讲话,该讲话由省纠风办主办的《纠正行业不正之风简报》2002年第12期刊发,其按语作了高度评价:讲话不仅对民主评议行风的重要性和作用作了深刻的阐述,而且对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形成的原因及危害性作了令人信服的剖析,对政府公务员立为人民服务的行风,实践“三个代表”的思想,勤政为民提出了殷切希望,其言恳切,其意深邃,读后令人耳目一新,为之一振。该讲话报送到中央纪委、监察部、国务院纠风办、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等。许国新教授除了兢兢业业完成教学、科研本职工作外,在教学科研任务繁重的情况下,积极参加政协活动,认真履行各项社会兼职,完成各级统战部交予的任务,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心血。由于参政议政业绩突出,在任政府参事期间,认真履行参事职责,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为武汉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及“两型社会”建设,参政议政,咨询国是,调查研究,建言献策,先后向市政府提交了《关于武汉民营经济发展软环境的调研报告》、《关于武汉城市圈要有<共同宣言>与<绿皮书>的建议》等21篇建议,受到市领导批示肯定和有关部门采纳。在参事咨询建言活动中,作风深入,实事求是,恪尽职守,乐于奉献,为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许国新教授2001年荣获武汉市政协“五个一”先进个人称号,2001年度、2002年度被评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统战系统先进个人” ;2006年获武汉市第十届政协优秀提案;2007年获武汉市优秀政协委员;2007年获武汉市政府参事二等奖;2008年获武汉市政府参事一等奖;2013年参加中国老教授协会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暨“杭州论谈”,撰写了《环境保护国际大趋势与中国的选择》一文入选论文集,全省共4篇。
(四)武汉市政协委员过文俊教授
过文俊:男,汉族,无党派代表人士。1962年7月出生,江苏无锡人。现任科技金融创新软科学基地副主任,金融学院教授。兼任武汉市政协委员、武汉知识分子联谊会常务理事、湖北民营经济研究会理事(原副会长)、武汉民营企业促进会理事、湖北省交通投资公司独立董事、武汉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武汉光谷联合产权交易所高级经济顾问、武汉市委统战部“两型社会”专家咨询中心成员、武汉国税局特约税务监察员等。
过文俊教授1979-1983年在湖北财经学院金融专业学习,获经济学学士学位。1983-1993年在中南财经大学等高校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其间1985-1988年在中南财经大学攻读在职研究生,1993年破格晋升为副教授)。1994-2004年曾先后担任中北城市信用社法定代表人、绿洲企业集团副总裁(董事)、光动力创业投资公司总经理(董事)。2004年至今,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从事金融/投资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过文俊教授著有《证券投资通论》、《现代商业银行入门》、《向利润冲锋——企业成长与变革反思》、《民间资本富中国——制度变迁中的财富创造》、《外汇投资精要》、《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理论流派》等书;在《经济日报》、《当代亚太》、《中国人口科学》、《经济管理》、《中外管理》、《国际金融》、《江汉论坛》、《经济问题》等权威/核心/主流报刊上发表论文180余篇,有10余篇论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以及境外媒体转载。主持“产权交易市场转型对改善创业投融资环境的效应——基于生态位理论的研究”、“湖北产权交易市场整合与规范发展研究”、“湖北省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效应及其制约因素研究”、“构建武汉城市圈区域性场外交易市场(OTC)研究”、“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转板机制研究”等多项部、省级课题以及10余项政府、企业、研究机构招标课题。
过文俊教授2000年荣获“中国南方人才精英奖”,2007年曾获湖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湖北金融发展与金融安全研究中心”优秀成果一等奖;2008年被评为武汉知识分子联谊会成立20周年有突出贡献的会员;2012年获得武汉市政协优秀提案奖;2012年获得武汉市委统战部、武汉知识分子联谊会建言献策优秀成果三等奖;2013年获得武汉市委统战部、市财政局、市司法局、市工商联颁发的先进个人奖;2013年获湖北省政府发展研究奖。
过文俊教授2005加入年武汉市知识分子联谊会(市委统战部直接领导的无党派人士组织)。此前。他就结合专业特长积极为各级党政部门建言献策。2000年,曾参与讨论和起草《关于加快湖北产权交易市场培育和发展的报告》,该报告受到原湖北省省委书记蒋筑平高度评价和批示;2002-2003年曾主持设计的“中国股权报价系统”在湖北产权交易中心(武汉光谷联合产权交易所的前身)试运行,研究成果得到省委领导和国内产权交易界专家的肯定,上海市政府专门派员调研该系统设计与运行情况;2003年,在《中国人口科学》杂志第5期发表的《贫富差距:理性审视与多维调节》被收入《科学发展观与中共中央新的领导集体关于21世纪中国发展的伟大构想》一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2006年7月撰写的“利用柜台市场促进湖北中小科技企业发展的若干建议”在《湖北经济内参》上转载,受到省政府关注2007年1月和2月,应《中国高新区》杂志社约稿,以“如何打造中部最有影响力的区域性资本市场”为题,分两期发表了具有操作性的整体改革方案,相关内容被武汉光谷联合产权交易所具体应用,并被作为该交易所承担中国证监会调研课题的支撑性文献;2007年10月,主持“利用产权交易市场促进风险投资与中小科技企业有效对接研究”课题,得到中共武汉市委常委贾耀斌的批示,并被安排在“双月座谈会”上向阮成发等市委、市政府领导作专题汇报。2008-2009年,主持武汉市社科基金项目“构建武汉城市圈区域性场外交易市场(OTC)研究”,其中的改革建议得到湖北省政府金融办高度评价,并成为武汉光谷联合产权交易所探索设立区域性场外交易市场(OTC)的指导性建议(2011年11月中旬挂牌的“武汉股权托管交易中心”的运行规制充分吸纳了该研究成果的建议)。2010年,提出“利用代办股份转让系统(新三板)推进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中关村的经验与东湖高新区进一步试点的对策”,得到武汉市委常委贾耀斌的批示,同时收入湖北省政府和民革中央联合召开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论坛论文集》正式出版,该文提出的改革方案对东湖高新区争取“新三板”试点具有现实指导意义。2010年,中标“两型社会建设及武汉大循环经济示范区制度创新”招标项目,所提出的排污权交易和碳金融改革方案,受到武汉市发改委等部门高度关注。2010年,主持教育部社科基金课题《产权交易市场转型对改善创业投融资生态环境的效应》,专题研究多层次资本市场对改善中小科技企业融资环境,阶段性成果受到产权交易所、风险投资机构的高度关注。2011年,受武汉市科技局委托,主持《武汉市科技金融现状与创新对策》研究。2012年4月,根据市委统战部知工处和武汉知联会的安排,代表无党派界别在第二次双月座谈会上作主题发言,提出的“充分利用金融新业态促进民营经济突破性发展”的建议受到与会市委、市政府领导及相关部门的高度关注。2012年5月,与长江航运集团研究所长联合执笔的《将武汉新港打造成“中三角”综合交通示范区》课题报告,以湖北省政府《送阅件》的形式呈副省级以上领导决策参考,“关于把阳逻港建设成为武汉国家中心城市交通物流战略支点的建议”分别获得武汉市市长唐良智、常务副市长贾耀斌、副市长刘立勇等市领导的重要批示。2012年5-12月,受武汉市审计局委托,开展了武汉市城市建设投融资专项调研,形成了《武汉市城市建设投融资现状、问题与改革建议》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2012年12月,根据武汉市政协的安排,在武汉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政协论坛》栏目作了“怎样推进社会领域防腐”为主题的专家访谈。2013年4月,根据市委统战部知工处和武汉知联会的安排,代表无党派界别在第一次双月座谈会上作主题发言,提出《促进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与“新三板”联动》的建议,受到武汉市市长唐良智、市委常委张学忙、市政协副主席兼东湖高新区管委会主任张文彤等市领导高度评价。2013年5月,主持中国证券业协会重点课题《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转板机制研究》,引起证券监管当局的高度关注并获评优秀成果。
(五)武昌区第十三、第十四届人大常委袁天荣教授
袁天荣:女,汉族,1964年6月生,湖北荆门人,无党派人士,博士。现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湖北省招标中心评标专家,武汉市汉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湖北省工业建筑总公司外部董事,武昌区第十四届人大代表,人大常委会委员,武昌区知识分子联谊会副会长,武汉市知识分子联谊会理事,湖北省知识分子联谊会理事,武汉市审计局特约监督员,中国注册会计师非执业会员。
袁天荣同志1981年9月至1985年7月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专业本科学习,获经济学学士学位;1985年9月至1987年7月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专业研究生班学习;1987年7月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其中,2002年9月至2005年7月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专业学习,获得管理学(会计学)博士学位。1999至2007年曾任会计学院财务教研室主任。袁天荣同志主要研究上市公司兼并重组、资本运作、财务管理、管理会计等。在《会计研究》等专业期刊杂志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独著《企业并购利益主体行为动机研究》、《企业换股并购研究》,主参编《财务分析》、《财务管理》、《管理会计》等著作20余部,主持省部级以上研究课题20余项,其中包括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上市公司分红的外部监管与内部治理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我国企业海外并购整合风险的生成机理、预警机制与治理策略研究》、湖北省科技厅软科学课题《湖北省高新技术企业利用资本市场研究》等。由其主持完成的民政部课题《社会组织财务制度研究》获民政部优秀课题奖励,主持完成的湖北省教育厅课题《财务管理教学方法改革研究》获湖北省人民政府颁发的“教学研究成果二等奖”。多次荣获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教学优秀奖与教学研究成果奖,获得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参政议政先进个人等荣誉。
袁天荣同志于2006年被选为武昌区第十三届人大代表,人大常委会委员,武昌区知识分子联谊会副会长,武汉市知识分子联谊会理事。2011年再次当选为武昌区第十四届人大代表,人大常委会委员。在作为人大代表履职期间,积极关注民生,关注武昌区经济建设的发展,关注社会和谐与环境治理,其所撰写的议案《关于推进中南财大首义科技园发展的议案》、《关于完善社区工作机制、提升社区管理水平的议案》、《关于推进武昌区高科技产业发展、激发经济发展活力的议案》、《关于加强我区环境综合整治、迎接辛亥百年的议案》等议案作为武昌区人大议案的原案,受到区人大的高度重视。撰写的《关于规范房屋拆迁问题的建议》、《关于深化我区全民创业工作的建议》、《呼吁尽快取消中考位置值的建议》、《关于整治首义小区37、38栋底层菜场的建议》、《关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两次街面整治遗留问题的建议》等充分反映了民生民意。履职期间共撰写议案建议近30项。撰写的《关于大力推进武昌区总部经济建设的建议》于2012获得武昌区人大代表献一策活动一等奖。由于履职期间的突出表现,袁天荣同志于2011年被评为武昌区优秀人大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