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惠好教授、过文俊教授:着力构建“多点支撑”县域经济发展格局

发布者:郑盼发布时间:2022-08-17浏览次数:400

812日湖北日报理论版)为深入贯彻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重要部署,推动全省社科工作者深入基层,聚焦县域经济突破性发展的重要领域和环节开展调研,在一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推进发展,由省社科联组织的“2022年社科专家市县行”第六场调研在鄂州市展开。全国政协委员、我校金融学院刘惠好教授和武汉市政协委员、我校金融学院过文俊教授与来自武汉大学、省社科联、省一带一路新民营经济研究院、省军民融合研究院、鄂州市社科联等10余名专家学者组成的湖北省社科联中国调查课题组,围绕“鄂州构筑‘多点支撑’县域经济发展格局的路径”主题,深入鄂州调研,为推动鄂州市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近年来,鄂州市以“武鄂同城”为突破口,着力构建“多点支撑”县域经济发展格局,将鄂城区打造成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压舱石”,华容区打造成武鄂同城发展的“传动轴”,梁子湖区打造成武汉都市圈的“后花园”。同时,将葛店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武鄂同城化发展的“桥头堡”,鄂州临空经济区作为未来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通过“多点”和“两极”协同发力,鄂州努力探索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鄂州模式”。目前鄂州市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着市场主体不多、产业结构欠优、经济底盘不厚、要素制约趋紧(尤其是高端人才和产业用地制约)等问题。“十四五”时期,鄂州应抓住大力发展以武鄂黄黄为核心的武汉都市圈的重大机遇,优化多点多极支撑的发展战略,在湖北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中争当排头兵。

优化产业结构 促进新旧动能转换

鄂州以往的产业“底盘”是传统工业和农业,推动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必须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培育现代产业体系与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两手抓”,做实、做强、做优、做大实体经济。一是强化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引领作用。大力发展与光谷“光芯屏端网”产业链协同配套的光电信息产业集群,壮大具有发展基础的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支柱产业,培育航材智造、绿色建材、低碳冶金等特色产业。二是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通过“集成创新+技改”模式,突破传统制造业“低端锁定”的路径依赖,主动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延伸。引导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催生新的商业模式和业态。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在城乡融合发展中实现乡村振兴。三是推进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着力提升生产性服务业比重,强化其对先进制造业全产业链的支撑作用。促进服务型制造快速发展,引导传统制造业企业探索建立贯穿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服务系统。加快葛店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建设,推动临空经济区跨境电商产业园超常规发展,争创省级和国家级服务型制造示范城市。

凸显比较优势 壮大各区主导产业

各区应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发挥比较优势,围绕全省“51020”现代产业体系布局,重点发展优势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增强错位发展的核心动能,协同打造鄂州“157”产业集群。就三个行政区而言:鄂城区应着力发展以汇科信激光等为代表的光电子产业,以鄂信钻石等为代表的新材料新能源产业,推动以鄂钢、华中重机、金牛管业为代表的冶金建材、装备制造业智能化绿色化改造,并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华容区应通过华中数字产业创新基地打造AI+智造、光通信产业集群,并促进现代物流、绿色建材、纺织服装和现代农业稳步发展;梁子湖区应利用其独特的地理优势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打造农旅融合发展的一流品牌,并进一步发挥梧桐湖新区国家级孵化器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作用。就两大功能区而言:葛店经济技术开发区要进一步壮大以三安光电、华星光电等为代表的光电信息产业集群,与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合力做实做强医药大健康产业集群(药谷)。鄂州临空经济区要利用其国际航空货运枢纽和自贸联动创新区的优势,大力培植航空物流、航空智造以及光电信息、医疗健康等领域的细分产业链,并致力打造亚洲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中心。对竞相引进的光电信息、医药大健康等产业应做好集约化用地规划,引导各区打造各具特色的细分产业集群,避免低水平重复引进和同质化无序竞争。

做大县域基金 发展共享经济

充分发挥县域产业投资基金培育产业和招商引资的作用。一是有序推进存量基金运作。确保已经发起设立的县域基金按计划全部募集到位,引导和撬动社会资本建立起具有多次放大效应的母、子基金群,精准支持符合政策导向的高成长性企业快速发展。二是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和招商引资需要设立新基金。加强与长江产业投资集团、光谷金融控股集团等省内外股权投资机构和战略投资者合作,进一步发起设立若干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及促进新旧动能转换的产业投资母基金。通过“县域基金+产业培育+招商引资”模式,将引进完整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链与助推高成长性中小企业发展有机结合,增强鄂州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驱动力。

完善协同机制,大力发展共享经济。一是完善全市经济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市政府应统筹规划和动态调整各区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定位,引导各区理顺发展同类产业和关联产业的竞合关系,形成各区在相关产业链上彼此支撑、错位发展的互补格局。二是大力发展共享经济。在武鄂同城化发展规划同编、交通同网、科技同兴、产业同链、民生同保方案的基础上,推动各区在基础设施、要素市场、公共服务等方面共建共享,在优势互补中实现各区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

加快新区产城融合 放大极点辐射效应

产城融合是新区产业与社会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良性互动的发展模式。葛店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鄂州临空经济区要本着“以人为本、以产兴城、以城促产”的理念,优化新区综合发展规划,完善配套设施建设,在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基础上打造“宜业宜居、和谐共生”的绿色智慧新城,实现人与产业、城市的融合发展。葛店经济技术开发区、华容区应抓住光谷东扩的机遇,建设宜业宜居的生态新城,弥补老工业园区周边生活设施和人居环境欠佳的短板。临空经济区、滨江科技新区等应高标准贯彻“三生共融”理念,打造以武鄂黄黄为核心的武汉都市圈核心区产城融合发展的新标杆。

在推进多点多极支撑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的过程中,鄂州既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又要发挥地方政府的调控作用。省、市、区三级政府应不断完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相关政策,有序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农业产业化以及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中心城市与次中心城市、次中心城市与县域、县城与乡镇之间资源要素双向流动,抑制“极化效应”对县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不利影响,增强中心和次中心城市带动县域经济共同发展的“辐射效应”。(执笔人:刘惠好,全国政协委员、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过文俊,武汉市政协委员、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

原文链接及相关报道:

https://epaper.hubeidaily.net/pc/column/202208/12/node_11.html(湖北日报812日理论版)

http://news.hubeidaily.net/hubeidailyshare/#/index_share?contentType=5&contentId=1024940&cId=0&tencentShare=1(湖北日报客户端)

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art_id=2961403834636401680&item_id=2961403834636401680&study_style_id=feeds_opaque&pid=&ptype=-1&source=share&share_to=wx_single(学习强国)

(审核人:高碧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