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日上午,十三届全国政协第十七次双周协商座谈会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汪洋主持会议并讲话。与会者围绕“推进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建言资政。我校金融学院教授、全国政协委员刘惠好应邀参会并就“提高人民币国际化,推进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进行发言。
十三届全国政协第十七次双周协商座谈会近日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汪洋主持会议并讲话。
座谈会上,汪洋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定不移扩大开放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论述,坚持企业为主、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坚持稳中求进、久久为功,把境外经贸合作区打造成中国与世界开放融通、合作共赢的亮丽“名片”。
11位委员和专家围绕境外经贸合作区的管理运营、政策支持、人才支撑、风险管控等建言资政。委员们指出,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国务院批复设立境外经贸合作区10周年,全国政协围绕这一议题协商议政具有特殊意义。大家认为,在有关方面共同努力下,我国境外经贸合作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点到面,取得了丰硕成果,拓展了我国经济发展空间,也助力了东道国工业化进程,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载体和“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抓手。但总体看,合作区建设仍处在探索阶段,经验不够多,面临低水平同质竞争、投资运营模式水土不服、政策支持和服务保障不够健全等问题。
一些委员建议,推进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涉及部门多,要认真总结经验,坚持问题导向,加强统筹协调,积极回应企业诉求。要加强宏观指导,搞好国别和产业指引,建立动态评估和考核机制,引导合作区健康有序发展。要完善财政、税收等支持手段,创新金融支持方式,扩大人民币在境外投资中的使用,有效缓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要健全服务保障,搭建集政策指导、行政管理、招商信息、人才需求、推介宣传等为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为企业牵线搭桥。要健全双边磋商机制,签署更多投资和税收协定,推动东道国在配套设施、政策优惠、安全保障等方面给予相应支持,为合作区建设营造良好环境。要健全风险评估、预警、防范机制,注意规避国际政治、经济、安全、规则等方面的风险,打造海外投资的“安全驿站”。要牢固树立长期经营的理念,引导企业遵守东道国法律法规和文化习俗,爱护资源环境,雇佣更多当地员工,采购更多本地产品,履行相应的社会责任,维护中国企业良好国际形象。
全国政协副主席王正伟、辜胜阻在会上作了发言,张庆黎、何维出席会议。全国政协委员楼继伟、周汉民、顾学明、李建红、陈小平、刘惠好、孙毅彪、王济光、张华荣、宋青和专家赵磊在会上发言。商务部负责人介绍了有关情况,外交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保监会负责人现场作了互动交流。
(文稿来源:新华社北京12月22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