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院校统战工作如何适应新体制和机制要求的几点思考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5-10-13浏览次数:268

                                       熊思宏

  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不断加强以及城市化进程步伐的不断推进,高等院校融入当地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以及当地城市建设与发展等的多元格局的趋势正在重新定位和初步成型。改革开放以来,高等院校党委统战部门与省委统战部等机构不断加强联系,已建立一套较为行之有效和协调有序的统战工作机制;高等院校的民主党派人士、无党派代表人士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在当地的各级人大、政协、政府中,为推进我国的民主政治制度建设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高校大多建立了民主党派的基层组织以及侨联、知识分子联谊会、海外知识分子联谊会等群团组织,这些组织也与当地相应的组织机构取得联系并开展活动。高等院校的统战工作如何适应新的体制和机制的要求,更好地发挥高校人才优势,进一步推进我国的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进程,是摆在每个高校统战工作者面前的现实课题。


一、 提高认识, 切实把高校统战工作纳入高校党建工作之中。


  统一战线是党的总路线和总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六大报告进一步确立了党的统一战线的重要地位。首先,统一战线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报告在概述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十条基本经验时,仅对统一战线,就在其中的两条经验中加以了阐述,并指出:“这些经验,联系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归结起来就是,我们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同时指出:“这是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是我们党艰辛探索和伟大实践的必然总结”。在《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统一战线工作的决定》中,也明确指出“重视统一战线工作是坚持和实现‘三个代表’的必然要求,也是党的领导干部政治上是否成熟的重要体现”;其次,统一战线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必然要求。在党的代表大会上,党的十六大首次提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内容,并将这一内容载入了《中国共产党章程》,报告在论述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时指出:“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加强同民主党派合作共事,更好地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特点和优势。” “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第三,统一战线是做好基层党建工作,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政治基础的必然要求。报告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应该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着”,要“拓宽领域、强化功能”,“扩大党的工作的覆盖面”,做好包括学校在内的事业单位的党建工作。


  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主政治的进程,高等学校的统战工作已显得越来越重要,是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领域,已成为培养选拔统一战线新一代党外代表人物的重要源头,是培养、选拔党外代表人物和输送党外干部的重要基地。在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进程中,高校党委全局规划统战工作,高校全体党员强化统一战线思想认识尤为重要。例如,1998年中组部、中宣部和国家教育部党组联合下发《普通高等学校党建工作基本标准》,细化量化统战工作的具体指标,进行评估与检查,将统战课纳入党校教学内容,举办中层以上领导干部的统战理论培训等做法,就是把高校统战工作纳入高校党建工作之中的成功经验。


  客观上讲,高校扩大办学自主权以后,如果仅靠统战部门来抓统一战线工作,的确已不能适应党在新时期搞好高校统一战线基层工作的新要求。高等学校的统战工作要结合时代的要求,及时调整相关的制度和措施,切实用好统一战线这一党的工作的三大法宝之一,与时俱进,兼顾学校发展的方方面面,尽可能多地团结一切力量,尽可能实地照顾同盟者的利益,缓和各方的矛盾与冲突,做好团结力量、凝聚人心的工作,提高党外知识分子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抵制各种错误思潮的影响,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求实创新精神、拼搏奉献精神和团结协作精神,引导全体教职员工在科教兴国的伟大事业中,实现个人价值,体现社会价值,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高校的贯彻执行,巩固多党合作的政治基础,更好地促进党外知识分子发挥作用,全面推进高等院校各项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为新体制和机制的运行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二、深化党组织内部的统一战线工作一条线,促进大统战工作机制的进一步形成。


  总的来说,高等院校的统战工作机制,有别于地方行政区划式的统战工作模式,地方行政区划的各级党委组织部、统战部和人大、政协等机构相互联系,协调运作着各级行政区划内的统战工作,而高校的统战工作则由高校党委和行使统战职能的机构开展,对外与当地各级党委组织部、统战部、人大、政协等机构实施着“一点对多口径”的联系方式,对内则针对不同统战对象和“群体”实施管理与协调。


  因此,在新的体制和机制下,统一战线工作应在搞好高校党建工作和继续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借势”发展。在继续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时,继续研究定岗定编的科学性和合理有效性,充分考虑全校的统战因素和全校统战人才结构的合理配置;党务工作岗位应考虑统战职能自上而下的合理分解,科学合理地制定和核算统战工作的量化指标,并制定具有统战内容的具体岗位工作职责;基层党组织的目标责任制中应有统战工作的目标内容,校内各基层党组织在建立本单位统一战线工作的单位职责和制度时,还应与学校的整体统战工作制度和规划相对应,既做到统一战线工作列入本单位的工作职责范围和议事日程,又做到各单位的统战工作融入到学校的大统战工作运转体系中;党委统战部是党委主管统一战线工作的职能部门,在有效贯彻校党委关于统一战线决定、决策和措施的全过程中,具有实施、协调、监督和检查全校统战工作的重要职责。


  研究统战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摸清统战对象的实际现状和工作难度,是全面规划统战工作的先决条件,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构建好高校统战工作的“工作”、“信息”、“人物”、“调研”四大网络。在高校办学自主权进一步扩大的新形式下,高等院校所在地的省高教工委可以专设统战管理机构,有针对性地制定适合高校统战工作发展要求的相关的规定,并施行有计划的监督、检查职能,以避免一些高校抓统战工作不全面的现象。总之,高校是落实党的各项统战工作的前沿阵地,涉及到很多有关具体统战工作的落实问题,落实高校党组织内部的统一战线工作一条线,有利于高校统战工作的深入开展。


三、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切实支持、帮助民主党派组织加强自身建设。


  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报告,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和《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统一战线工作的决定》精神,进一步推进学校党委对民主党派组织领导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是高校统战工作的重要任务。既要进一步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切实研究高校的民主党派工作,保证民主党派等基层组织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又要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高度,尊重和支持民主党派组织按照宪法和各自的章程独立自主地开展活动,体现各自的组织特色。


  支持和帮助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就应改变被动或应付的工作方式,具体做好以下工作:1、加大制度支持的力度。如坚持和落实学校党员领导干部与民主党派组织联系的制度和与党外代表人士交友的制度,坚持经常与当地民主党派上级组织部门保持联系的工作制度等。2、注重帮助党派加强组织建设的效果。如民主党派基层组织领导成员换届选举或发展新成员时,代表学校党委的统战部门和成员所在单位的党组织要帮助考察,并广泛听取党外人士的意见,提出考察意见,以有效提高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的质量。3、妥善提供物质、经费等方面的保障。根据各民主党派组织在各自学校的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妥善做好各党派基层组织在物质和活动场所等条件上的保证工作,积极研究和制定有关经费支持制度。4、做好统一战线特有的思想政治工作。学校各级党组织共同担负着对民主党派成员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进行教育引导的任务,要注意运用对待统一战线成员特有的思想工作方法,注意用真诚帮助、平等交谈、交换意见、体谅包容的方式,做好思想政治工作。5、学习和借鉴其他院校和单位的有效经验。坚持经常性地和其他高校统战部门开展经验交流和理论研究工作,以切实加强民主党派的自身建设。


四、坚持德才兼备的用人原则,完善培养、推荐、选拔党外优秀干部的任用机制。


  在高校成为输送党外领导干部的重要基地的新时期,培养、推荐、选拔党外优秀干部时,更应坚持德才兼备的用人原则。首先,要坚持学校有关部门与学校各级党组织共同物色、培养、考察、推荐党外代表人士的制度,党外干部和党内干部一样,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要防止片面强调业务的倾向。其次,要积极为党外优秀中青年知识分子搭建平台,积极推荐和安排他们在校内外任职,在一些重要岗位上有意识地安排他们担任主要职务,委以重任,举荐选拔骨干到各级领导岗位上挂职锻炼,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第三,坚持组织党外代表人士参加各种考察、调研、学习和培训。第四,要继续完善公开、公平、公正的人才竞争机制,坚持干部的任前公示制度。


  在新时期,党外干部的培养、选拔和使用,特别是对外推举党外领导干部,高校统战部门要和组织部门保持经常性的工作沟通,注意解决好人才的合理配置、有效推举与衔接;党外干部要形成梯队,要坚持不断发掘、培养和储备,真正使这些干部具有丰富的基层管理工作经验;坚持为党外干部从事民主党派领导工作和参政议政工作等提供必要条件的制度,鼓励党外代表人士积极参加统一战线领域的各类社会活动;充分考虑当前社会经济多元化等现实因素,除继续坚持向部分党外代表人士发放电话费补贴等办法外,尽快研究和制定他们参加社会活动适当减免教学、科研工作量等的相关规定,或制定考虑交通、兼职行政工作量等相关新要素的经济补贴办法,在承认他们的社会价值的同时,更直接有效地承认他们的劳动价值,为他们提供合理的支持与帮助,减少他们的后顾之忧。


五、完善党外知识分子工作机制,优化高校统战工作的大环境。


  由于我国八个民主党派组织大多由党外知识分子组成,所以知识分子工作又同民主党派工作有密切的联系,而高等院校又是党外知识分子和参政党成员的高密集区,因此,高等院校更需要创造条件通过党的统一战线政策和措施的正确引导,组织党外知识分子开创性地开展活动,例如,组织他们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开展建言献策、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等工作,为学校的科学、民主决策提供依据。学校应把党外知识分子工作纳入知识分子工作的整体规划,下属单位要同时把党外知识分子工作纳入单位工作计划,认真贯彻“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知识分子工作基本方针,真正做到“政治上充分信任、工作上放手使用、生活上关心照顾”,以切实履行统战部门“了解情况、掌握政策、协调关系、安排人事”的职能,让他们在充分信赖和依靠的状态和心境中工作,把中央提出的新形势下统战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的指示精神落到实处。党外知识分子工作是高校统一战线的基础性工作,而重点又是做好有影响、有代表性的党外知识分子的工作,如高校在组建学术委员会、职称评审委员会等学术性组织时,把学术上有造诣的党外知识分子吸引进来,党代会邀请各民主党派主委列席,教代会保持一定比例的党外人士参加等。在新体制和机制形成的过程中,应注意党和国家的知识分子政策及法规、条例的过渡性和时效性,注意新体制和机制条件下各高校改革管理制度的延续性,只要符合党和国家的政策、法律和条例,就应当最大限度地为他们着想,为他们排忧解难。


  应积极支持和引导党外知识分子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体现他们的社会价值,如充分发挥海外联谊会、知联会、侨联等学校群团组织的优势,利用他们的智力优势、招商引资等优势,扩大学校的社会影响,鼓励他们开展服务于社会主义三个文明建设的各项活动,为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贡献力量。


六、提高素质,创新工作,优化管理,进一步加强高校统战部门的自身建设。


  高等院校的统战工作面对的专家学者密集,相关知识涉及诸多领域,既有很深的理论问题,又有很复杂的实际问题,因此,迫切需要统战干部具备很高的综合素质。1、统战干部要认真和自觉地加强学习。学习统一战线的基本理论和党对统战工作的方针政策,熟悉统一战线的历史、人物和工作方法,了解现代科技知识、市场经济知识、法律知识等。2、统战干部要努力提高研究问题的能力。要结合工作实践,养成撰写理论研究等方面心得和论文的良好习惯;3、统战干部要有创新工作的意识。要能把党的统一战线理论、方针、政策的研究和学校统战工作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创新统战工作,促进学校统一战线工作的不断发展。


  高校统战部门只有全面、准确地把握党的统战理论的科学体系和精神实质,才能运用这一理论去探索新时期统战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特点与新思路,努力探索新世纪高校统战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提高运用党的基本理论分析和解决当前统战工作实际问题的水平和能力,才能真正当好党委的参谋助手。例如,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党委统战部实施的参政议政提示单制度,利用学校人才在外担任四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达30余人的宝贵资源优势,将他们召集起来,围绕学校建设与发展的中心工作,根据学校党政领导就学校发展提示的热点问题,如校园周边环境的整治、湖北省高校毕业生在本省就业不畅等问题,形成提案组,每一提案组均由提案负责人和提案组成员组成,由他们负责各提案问题的调研,负责将提案向相关的人大、政协或地方政府送达,并负责提案问题解决情况的反馈等。这一做法经校报和校园网首页报道后,在校园内产生了良好的反响。


  要加强统战部门的作风建设,树立平等待人、协商办事的民主作风,使高校统战干部具有坚定的立场、民主的作风、广博的知识和创新的精神,做到李瑞环同志所说的“人格好、人缘好、形象好”;要善于运用统一战线的方式开展各种有效果的活动,做好不同对象的统战工作,使高校统战部门真正成为党外人士之家;要虚心向专家、教授学习科学先进的管理方法,充分利用高校现有的资源与优势,切实提高办事效率,充分利用微机、网络与行政办公自动化系统等硬件资源,加紧建立人才库、信息库等工作,做到“时时跟踪”,优质的服务,切实搞好高校的统战管理工作;要选配政治上强、有事业心和熟悉统战工作的同志担任统战部长;要保持高校现有专职统战干部的相对稳定,注意年轻统战干部的选拔和培养,选拔一批热心统战工作具有较强理论、政策水平和工作能力的年轻同志,充实到统战干部的队伍中来,抓好他们的业务学习和理论培训不放松,努力提高他们的政治和业务素质,各级统战部门应积极关注高校统战干部年轻化的趋势,采取措施,制定培训等计划,重视和解决好新的体制和机制下,统战干部自身的新老交替等现实问题。


(《统一战线》200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