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思宏
高等院校是知识分子集中的地方,民主党派基层组织成员比较多。新的历史时期,随着我国多党合作制度的不断完善,高校中共党组织和统战部门加强对民主党派基层组织的政治引导,进一步支持和帮助民主党派做好组织发展工作,已成为一项重要的统战工作任务。
一、支持和帮助高校民主党派做好组织发展工作的重要意义
在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与发展的新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已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民主党派已成为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是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同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参政党和亲密友党。中国共产党要不断增强阶级基础和扩大群众基础,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特点和优势,就必然要以多党合作的政治制度为基础,以合作对象的存在和发展为前提,支持和帮助各民主党派构建好各自的阶层基础和组织基础,不断补充新生力量,以体现政协章程赋予多党合作制度“团结和民主”的两大主题,实现我国宪法赋予各参政党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贡献的一致奋斗目标。 长期以来,高校有着培养、造就和输送高层次、代表性民主党派骨干人才和领袖人物的传统和优势,特别是在新的历史时期,这一优势仍在继续保持和充分显现。据资料显示,我国八个民主党派在高校都建有基层组织,高校民主党派成员已达9.2万人,在全国具有高级职称的民主党派成员中,高校就占有48.6%,在民主党派中央现任的8位主席中,就有5位曾长期工作在高校, 71位副主席,就有39位仍在高校工作。 一直以来,高校都是发挥统战工作优势的特殊领域,也是体现我国多党合作制度优越性的重要场所。民主党派基层组织不断依靠中共党组织和统战部门的支持与帮助,接受民主党派上级组织的领导,按照各自组织的章程加强自身建设,致力于民主党派的组织发展工作。中共党组织和统战部门一如既往地支持和帮助民主党派搞好组织发展工作,是历史的必然选择,也是继续贯彻执行统战方针,发挥统战工作优势的一项重要任务。支持和帮助民主党派搞好组织发展工作,从“小”处看,关系到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在高校基本力量的巩固,关系到高校的中心工作、民主管理和安定团结局面等目标的实现;从大处看,关系到我国基本政治制度的稳固、民主党派成员整体形象的塑造和民主党派后备干部的选拔和培养,关系到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三个文明”建设等重大国策的实现。
二、当前高校民主党派组织发展工作的有利条件和需要引起注意的问题
当前,高校民主党派组织发展工作的有利条件很多。主要表现在: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多党合作制度的配套政策相继落实,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和成员的生存、发展等环境显著改善;党外知识分子的民主意识和政治参与意识普遍增强,特别是党外知识分子旗帜性人物的不断涌现,无党派知识分子要求加入民主党派组织的人数相对增多,积极性普遍提高;新时期要求加入民主党派组织的无党派知识分子,主要是那些直接从事教育、教学和科研工作的教师或研究人员,他们的学历层次普遍较高,基本上都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和学士以上学位,他们的年龄普遍年轻化,以30至35岁、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研究生毕业或取得硕士以上学位者居多,这些变化已明显增大了民主党派组织发展对象的选择范围。
另一方面,为防止和克服偏差,我们要注意对当前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在组织发展工作中出现问题的关注和研究。目前高校民主党派组织发展工作的主要问题是:
1、打破约定范围发展成员的现象较为普遍。在实际工作和调研中,对已发展成员的情况进行调查,我们发现有的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大多没有严格按照约定的范围发展成员。分析原因,有如下一些因素容易导致打破约定范围现象的产生:1)随着各级民主党派组织新老交替、政治交接任务的基本完成,高校已连续输出了许多高素质、有代表性的民主党派骨干成员,基层组织成员素质已参差不齐,成员结构亟待改善。2)由于新时期对民主党派成员政治素质及多种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民主党派上级组织普遍重视对高校知识分子人才的吸纳,而在约定的范围内又难以找到优秀的发展对象。3)有些民主党派成员老化严重,发展成员的空间小,符合条件的对象少,按约定范围发展成员难度很大,上级组织要求物色新成员的愿望难以实现。由于打破约定范围的现象比较严重,已使部分民主党派组织特色逐渐淡化,优势日趋缺失。
2、组织发展追求数量,忽视质量。有的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发展成员的热情很高,物色的发展对象较多,发展新成员的数量也较多,但存在单纯看重发展对象学历、职称等硬件指标,却比较忽视对发展对象个人修养、思想水平、政治态度、工作表现、业务能力、学术水平及参政议政能力等的全面考察,有的民主党派基层组织,成员的发展已远远突破了“每年净增率以不超过5%为宜”的比例。我们认为,年净增率虽然由各民主党派中央总体把握,但是如果各民主党派基层组织都不参照和控制,各民主党派中央也就很难从总体上把握发展的数量。
3、组织发展追求速度,忽视程序。有的民主党派一旦物色了发展对象,就急于想把他们发展到组织中来,民主党派负责人也没有及时向统战部门征求意见,也不太重视中共基层党组织的考察鉴定,有时建有基层委员会(总支)的支部在发展成员时,还未经民主党派基层委员会(总支)的研究讨论,就直接向上级民主党派机关申报发展对象,办理发展手续,忽视了对各民主党派章程中规定的组织发展程序的严格执行。
4、高校本部“近亲繁殖”的现象还比较明显。有的民主党派发展成员,多在党派负责人工作的基层单位产生,使民主党派成员在全校的分布严重失衡,影响了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巨大生命力的发挥,影响了一些无党派知识分子的正确选择和自身优势、潜力的最大发挥,客观上影响了民主党派存在的进步性和发展成员的广泛性,影响了一批真心诚意为民办实事人的政治热情。
5、有些中共党员干部对民主党派组织发展的意见和看法截然不同。一些同志对中共党组织和统战部门支持和帮助民主党派搞组织发展工作,仍然不够理解,特别是在物色党外优秀人才时,他们尤其不理解,过多地担心把尖子人才动员到民主党派的队伍中去,会影响中共党组织对优秀人才的吸收。
6、统战部门对无党派知识分子群体的关注不够。随着民主党派组织发展对象的年轻化,中共党组织发展的对象也大多集中于这一群体,同时由于高校条块分割的旧管理模式仍未彻底改善,统战部门还比较疏于同党政部门、二级院系等的沟通与联系,也比较缺乏对无党派知识分子群体的整体调研。有的统战部门的同志仍然认为,高校统战工作的重点就是抓现有的“组织”和“人物”,物色、培养和考察民主党派组织的发展对象是民主党派自己的事。
7、创建独立学院或分校的高校,民主党派组织发展出现了新情况和新问题。由于改革的深化,一些高校利用现有的资源和优势,与民办学校或企业共同组建了独立学院或分校,建立了新的办学机制和体制,民主党派成员(组织)已挂靠于本部的民主党派基层组织,独立学院或分校已成为高校统战工作的新领域。其民主党派的组织发展工作,已出现类似于高校本部“近亲繁殖”的现象,不同之处则在于,独立学院或分校的中共党组织还不够健全,共产党员一般较少,民主党派组织也不多,仅仅由于独立学院(分校)的负责人是民主党派成员,就有许多教职员工一致要求加入其所在的民主党派组织,极易形成少数民主党派组织成员在基层单位比例过大的局面。以上的种种问题,可能在不同高校的具体表现形式会有所不同,但是这些问题或多或少还存在,需要引起重视,我们要加速对一些亟待解决问题的深入研究,尽快理顺好各种关系,促进民主党派组织发展工作的健康发展。
三、支持和帮助高校民主党派做好组织发展工作的思路
新的历史时期,中共党组织和统战部门,在支持和帮助民主党派做好组织发展工作的问题上,要正确引导,形成整体思路,探索新的方法,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使这项工作制度化和规范化。
1、要继续支持和帮助民主党派负责人提高认识,统一思想。高校中共党组织和统战部门,要继续深入学习《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等一系列重要文件,继续支持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召集各民主党派负责人继续认真学习有关民主党派组织发展工作的文件,支持和帮助各民主党派贯彻和执行文件精神,特别是要坚决贯彻执行1996年《关于民主党派组织发展若干问题座谈会纪要》精神,研究新情况,探讨和解决新问题,继续坚持各民主党派中央协商确定的组织发展范围,注重发展成员的政治素质,讲究政治质量,按照规定的比例,有计划地稳步发展新成员。
2、支持和帮助民主党派把优秀的无党派知识分子吸收到民主党派中来。这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必然要求,也是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爱国统一战线,继续做好大统战工作的必然需要。将一部分共产党信任、紧跟共产党走、在学术上有造诣、代表性强、有影响力、能发挥作用的优秀知识分子发展到民主党派组织中来,更有利于坚持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政治制度,更有利于加强同各民主党派的大团结与大联合。
3、支持和帮助民主党派继续遵守组织发展的约定范围。作为与中国共产党长期共存、肝胆相照的民主党派,就应该始终坚持政治联盟特点,继承和发扬长期坚持的党派特色,吸收各自党派的优势人才,培养约定范围内的杰出人物,绝不能忽视和动摇各民主党派长期存在的群众基础。高校各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应继续加强同各民主党派上级机关的沟通与联系,继续坚持重点分工,只要整体上不影响稳定的发展优势,可继续适当发展一些其他方面或专业的优秀人才。在约定的范围以外发展本党派成员,要注意尊重发展对象本人的意见,重视同其他民主党派基层组织负责人的协商,这部分人才仍应控制在发展总数的30%以内。
4、支持和帮助民主党派正确处理发展数量与质量的关系。民主党派能否发挥更大的作用,绝不是取决于数量,而是取决于成员素质的普遍提高。发展什么样的人入党,直接关系到民主党派组织的政治面貌和社会形象,关系到参政党作用的发挥,关系到各民主党派组织基础的巩固。要正确掌握判断质量的标准,重视考察发展对象的政治素质。决不能发展动机不纯、工作表现一般、思想消极的人加入民主党派组织,这些人加入进来,只会损害民主党派的整体形象,绝不会给民主党派的组织建设带来好处。各民主党派组织发展的年净增率,应根据上级民主党派机关的组织发展规划和各校近年来的实际状况而定,以不超过5%为宜。
5、支持和帮助民主党派共同约定校内可操作性的组织发展规定。为更好地支持和帮助民主党派搞好组织发展工作,高校的统战部门有必要根据校内实际,召集各民主党派基层组织的负责人,就涉及组织发展的共性问题,达成共识,形成一致约定,以利于充分发掘新生力量,合理配置全校的无党派知识分子人才资源,使民主党派的组织发展工作更加规范化和制度化。例如,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党委,根据学校实际,召集七个民主党派基层组织负责人共同商议制定《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民主党派组织发展若干规定》,就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做法。
6、支持和帮助民主党派进一步规范基层的组织发展程序。进一步完善民主党派的组织发展程序,主要是为了发挥程序的把关作用,坚持民主党派负责人与统战部门的共同协商,重视中共基层党组织对发展对象的全面考察,探索提高发展对象整体质量的有效方法。例如,《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民主党派组织发展若干规定》强调,各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在物色好发展对象以后,要有一定的培养和考察期限(以交申请书时间为准,不少于半年),在《规定》中设立培养考察期程序,是各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共同借鉴中共党组织成熟经验,不断完善民主党派组织发展工作的一次有益尝试,也改变了部分同志一段时间以来,认为“民主党派好加入”的片面看法。
总之,高校民主党派组织发展工作的政治性、政策性都很强,既离不开各民主党派上级组织的宏观指导,也离不开高校中共党组织、统战部门的政治引导和具体的支持与帮助。高校中共党组织和统战部门,要继续坚持“支持不替代,帮助不包办”的原则,更加稳固和有效地支持和帮助民主党派做好组织发展工作。
(《湖北省社会主义学报》2005年)
高等院校是知识分子集中的地方,民主党派基层组织成员比较多。新的历史时期,随着我国多党合作制度的不断完善,高校中共党组织和统战部门加强对民主党派基层组织的政治引导,进一步支持和帮助民主党派做好组织发展工作,已成为一项重要的统战工作任务。
一、支持和帮助高校民主党派做好组织发展工作的重要意义
在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与发展的新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已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民主党派已成为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是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同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参政党和亲密友党。中国共产党要不断增强阶级基础和扩大群众基础,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特点和优势,就必然要以多党合作的政治制度为基础,以合作对象的存在和发展为前提,支持和帮助各民主党派构建好各自的阶层基础和组织基础,不断补充新生力量,以体现政协章程赋予多党合作制度“团结和民主”的两大主题,实现我国宪法赋予各参政党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贡献的一致奋斗目标。 长期以来,高校有着培养、造就和输送高层次、代表性民主党派骨干人才和领袖人物的传统和优势,特别是在新的历史时期,这一优势仍在继续保持和充分显现。据资料显示,我国八个民主党派在高校都建有基层组织,高校民主党派成员已达9.2万人,在全国具有高级职称的民主党派成员中,高校就占有48.6%,在民主党派中央现任的8位主席中,就有5位曾长期工作在高校, 71位副主席,就有39位仍在高校工作。 一直以来,高校都是发挥统战工作优势的特殊领域,也是体现我国多党合作制度优越性的重要场所。民主党派基层组织不断依靠中共党组织和统战部门的支持与帮助,接受民主党派上级组织的领导,按照各自组织的章程加强自身建设,致力于民主党派的组织发展工作。中共党组织和统战部门一如既往地支持和帮助民主党派搞好组织发展工作,是历史的必然选择,也是继续贯彻执行统战方针,发挥统战工作优势的一项重要任务。支持和帮助民主党派搞好组织发展工作,从“小”处看,关系到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在高校基本力量的巩固,关系到高校的中心工作、民主管理和安定团结局面等目标的实现;从大处看,关系到我国基本政治制度的稳固、民主党派成员整体形象的塑造和民主党派后备干部的选拔和培养,关系到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三个文明”建设等重大国策的实现。
二、当前高校民主党派组织发展工作的有利条件和需要引起注意的问题
当前,高校民主党派组织发展工作的有利条件很多。主要表现在: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多党合作制度的配套政策相继落实,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和成员的生存、发展等环境显著改善;党外知识分子的民主意识和政治参与意识普遍增强,特别是党外知识分子旗帜性人物的不断涌现,无党派知识分子要求加入民主党派组织的人数相对增多,积极性普遍提高;新时期要求加入民主党派组织的无党派知识分子,主要是那些直接从事教育、教学和科研工作的教师或研究人员,他们的学历层次普遍较高,基本上都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和学士以上学位,他们的年龄普遍年轻化,以30至35岁、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研究生毕业或取得硕士以上学位者居多,这些变化已明显增大了民主党派组织发展对象的选择范围。
另一方面,为防止和克服偏差,我们要注意对当前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在组织发展工作中出现问题的关注和研究。目前高校民主党派组织发展工作的主要问题是:
1、打破约定范围发展成员的现象较为普遍。在实际工作和调研中,对已发展成员的情况进行调查,我们发现有的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大多没有严格按照约定的范围发展成员。分析原因,有如下一些因素容易导致打破约定范围现象的产生:1)随着各级民主党派组织新老交替、政治交接任务的基本完成,高校已连续输出了许多高素质、有代表性的民主党派骨干成员,基层组织成员素质已参差不齐,成员结构亟待改善。2)由于新时期对民主党派成员政治素质及多种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民主党派上级组织普遍重视对高校知识分子人才的吸纳,而在约定的范围内又难以找到优秀的发展对象。3)有些民主党派成员老化严重,发展成员的空间小,符合条件的对象少,按约定范围发展成员难度很大,上级组织要求物色新成员的愿望难以实现。由于打破约定范围的现象比较严重,已使部分民主党派组织特色逐渐淡化,优势日趋缺失。
2、组织发展追求数量,忽视质量。有的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发展成员的热情很高,物色的发展对象较多,发展新成员的数量也较多,但存在单纯看重发展对象学历、职称等硬件指标,却比较忽视对发展对象个人修养、思想水平、政治态度、工作表现、业务能力、学术水平及参政议政能力等的全面考察,有的民主党派基层组织,成员的发展已远远突破了“每年净增率以不超过5%为宜”的比例。我们认为,年净增率虽然由各民主党派中央总体把握,但是如果各民主党派基层组织都不参照和控制,各民主党派中央也就很难从总体上把握发展的数量。
3、组织发展追求速度,忽视程序。有的民主党派一旦物色了发展对象,就急于想把他们发展到组织中来,民主党派负责人也没有及时向统战部门征求意见,也不太重视中共基层党组织的考察鉴定,有时建有基层委员会(总支)的支部在发展成员时,还未经民主党派基层委员会(总支)的研究讨论,就直接向上级民主党派机关申报发展对象,办理发展手续,忽视了对各民主党派章程中规定的组织发展程序的严格执行。
4、高校本部“近亲繁殖”的现象还比较明显。有的民主党派发展成员,多在党派负责人工作的基层单位产生,使民主党派成员在全校的分布严重失衡,影响了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巨大生命力的发挥,影响了一些无党派知识分子的正确选择和自身优势、潜力的最大发挥,客观上影响了民主党派存在的进步性和发展成员的广泛性,影响了一批真心诚意为民办实事人的政治热情。
5、有些中共党员干部对民主党派组织发展的意见和看法截然不同。一些同志对中共党组织和统战部门支持和帮助民主党派搞组织发展工作,仍然不够理解,特别是在物色党外优秀人才时,他们尤其不理解,过多地担心把尖子人才动员到民主党派的队伍中去,会影响中共党组织对优秀人才的吸收。
6、统战部门对无党派知识分子群体的关注不够。随着民主党派组织发展对象的年轻化,中共党组织发展的对象也大多集中于这一群体,同时由于高校条块分割的旧管理模式仍未彻底改善,统战部门还比较疏于同党政部门、二级院系等的沟通与联系,也比较缺乏对无党派知识分子群体的整体调研。有的统战部门的同志仍然认为,高校统战工作的重点就是抓现有的“组织”和“人物”,物色、培养和考察民主党派组织的发展对象是民主党派自己的事。
7、创建独立学院或分校的高校,民主党派组织发展出现了新情况和新问题。由于改革的深化,一些高校利用现有的资源和优势,与民办学校或企业共同组建了独立学院或分校,建立了新的办学机制和体制,民主党派成员(组织)已挂靠于本部的民主党派基层组织,独立学院或分校已成为高校统战工作的新领域。其民主党派的组织发展工作,已出现类似于高校本部“近亲繁殖”的现象,不同之处则在于,独立学院或分校的中共党组织还不够健全,共产党员一般较少,民主党派组织也不多,仅仅由于独立学院(分校)的负责人是民主党派成员,就有许多教职员工一致要求加入其所在的民主党派组织,极易形成少数民主党派组织成员在基层单位比例过大的局面。以上的种种问题,可能在不同高校的具体表现形式会有所不同,但是这些问题或多或少还存在,需要引起重视,我们要加速对一些亟待解决问题的深入研究,尽快理顺好各种关系,促进民主党派组织发展工作的健康发展。
三、支持和帮助高校民主党派做好组织发展工作的思路
新的历史时期,中共党组织和统战部门,在支持和帮助民主党派做好组织发展工作的问题上,要正确引导,形成整体思路,探索新的方法,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使这项工作制度化和规范化。
1、要继续支持和帮助民主党派负责人提高认识,统一思想。高校中共党组织和统战部门,要继续深入学习《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等一系列重要文件,继续支持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召集各民主党派负责人继续认真学习有关民主党派组织发展工作的文件,支持和帮助各民主党派贯彻和执行文件精神,特别是要坚决贯彻执行1996年《关于民主党派组织发展若干问题座谈会纪要》精神,研究新情况,探讨和解决新问题,继续坚持各民主党派中央协商确定的组织发展范围,注重发展成员的政治素质,讲究政治质量,按照规定的比例,有计划地稳步发展新成员。
2、支持和帮助民主党派把优秀的无党派知识分子吸收到民主党派中来。这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必然要求,也是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爱国统一战线,继续做好大统战工作的必然需要。将一部分共产党信任、紧跟共产党走、在学术上有造诣、代表性强、有影响力、能发挥作用的优秀知识分子发展到民主党派组织中来,更有利于坚持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政治制度,更有利于加强同各民主党派的大团结与大联合。
3、支持和帮助民主党派继续遵守组织发展的约定范围。作为与中国共产党长期共存、肝胆相照的民主党派,就应该始终坚持政治联盟特点,继承和发扬长期坚持的党派特色,吸收各自党派的优势人才,培养约定范围内的杰出人物,绝不能忽视和动摇各民主党派长期存在的群众基础。高校各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应继续加强同各民主党派上级机关的沟通与联系,继续坚持重点分工,只要整体上不影响稳定的发展优势,可继续适当发展一些其他方面或专业的优秀人才。在约定的范围以外发展本党派成员,要注意尊重发展对象本人的意见,重视同其他民主党派基层组织负责人的协商,这部分人才仍应控制在发展总数的30%以内。
4、支持和帮助民主党派正确处理发展数量与质量的关系。民主党派能否发挥更大的作用,绝不是取决于数量,而是取决于成员素质的普遍提高。发展什么样的人入党,直接关系到民主党派组织的政治面貌和社会形象,关系到参政党作用的发挥,关系到各民主党派组织基础的巩固。要正确掌握判断质量的标准,重视考察发展对象的政治素质。决不能发展动机不纯、工作表现一般、思想消极的人加入民主党派组织,这些人加入进来,只会损害民主党派的整体形象,绝不会给民主党派的组织建设带来好处。各民主党派组织发展的年净增率,应根据上级民主党派机关的组织发展规划和各校近年来的实际状况而定,以不超过5%为宜。
5、支持和帮助民主党派共同约定校内可操作性的组织发展规定。为更好地支持和帮助民主党派搞好组织发展工作,高校的统战部门有必要根据校内实际,召集各民主党派基层组织的负责人,就涉及组织发展的共性问题,达成共识,形成一致约定,以利于充分发掘新生力量,合理配置全校的无党派知识分子人才资源,使民主党派的组织发展工作更加规范化和制度化。例如,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党委,根据学校实际,召集七个民主党派基层组织负责人共同商议制定《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民主党派组织发展若干规定》,就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做法。
6、支持和帮助民主党派进一步规范基层的组织发展程序。进一步完善民主党派的组织发展程序,主要是为了发挥程序的把关作用,坚持民主党派负责人与统战部门的共同协商,重视中共基层党组织对发展对象的全面考察,探索提高发展对象整体质量的有效方法。例如,《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民主党派组织发展若干规定》强调,各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在物色好发展对象以后,要有一定的培养和考察期限(以交申请书时间为准,不少于半年),在《规定》中设立培养考察期程序,是各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共同借鉴中共党组织成熟经验,不断完善民主党派组织发展工作的一次有益尝试,也改变了部分同志一段时间以来,认为“民主党派好加入”的片面看法。
总之,高校民主党派组织发展工作的政治性、政策性都很强,既离不开各民主党派上级组织的宏观指导,也离不开高校中共党组织、统战部门的政治引导和具体的支持与帮助。高校中共党组织和统战部门,要继续坚持“支持不替代,帮助不包办”的原则,更加稳固和有效地支持和帮助民主党派做好组织发展工作。
(《湖北省社会主义学报》2005年)